“兩彈一星”功勛——朱光亞
1924年12月25日,朱光亞出生于湖北宜昌。幼年時的朱光亞,跟隨父母從宜昌經(jīng)沙市遷回漢口。由于他的父親在一家法國企業(yè)工作,朱光亞兄弟姊妹在少年時就得以接受西方教育。
1938年,剛剛初中畢業(yè)的朱光亞和兩個哥哥被迫轉移到四川重慶,先后就讀于合川崇敬中學、江北清華中學(今重慶清華中學)、重慶南開中學。
1941年,朱光亞畢業(yè)于重慶南開中學。在重慶南開中學的一年半里,朱光亞開始對自然科學有了美好的憧憬;特別是魏榮爵老師講授的物理學,使他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;同年,他考入西遷至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(今南京大學)物理系。講授大學一年級普通物理學的是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趙廣增教授,趙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課和介紹學科前沿的課外輔導,使朱光亞受到物理學科新發(fā)展的熏陶。
1942年夏天,當時昆明西南聯(lián)合大學在重慶招收大學二年級插班生。在幾位南開校友的關心和幫助下,朱光亞報名應試,順利地轉學西南聯(lián)大。從大學二年級起他先后受教于周培源、趙忠堯、王竹溪、葉企蓀、饒毓泰、吳有訓、朱物華、吳大猷等教授。眾多名師的栽培,使朱光亞學業(yè)有了較堅實的基礎。
1945年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時,他從物理系畢業(yè)后留校任助教。
1945年,抗戰(zhàn)勝利后,蔣介石提出中國也要做原子彈。于是,國民政府決定派出吳大猷、曾昭掄、華羅庚三位科學家赴美國考察,并要求每位科學家推薦兩名助手同去。當時吳大猷推舉的兩名助手,一名是李政道,另一名就是朱光亞。
1946年9月,朱光亞等人剛到美國不久就被告知,美國不會向其他任何國家開放原子彈研制技術,加之抗戰(zhàn)勝利后中國國內形勢很快發(fā)生巨變,考察組只好解散,各奔東西,朱光亞進入美國密執(zhí)安大學(即密歇根大學)研究生院,繼續(xù)從事核物理學的學習和研究。
1949年秋,朱光亞畢業(yè)于美國密執(zhí)安大學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(yè),并獲博士學位。
1950年2月,朱光亞拒絕美國經(jīng)濟合作總署(ECA)的旅費,告別女友取道香港,回到北京,任北京大學物理系副教授,為大學生開設普通物理、光學等課程;歸國前,他牽頭與51名留美同學聯(lián)名撰寫了《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》,呼吁海外中國留學生回國參加祖國建設。
1952年12月,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停戰(zhàn)談判代表團秘書處任英文翻譯。
1953年1月,全國院校調整,朱光亞接受組織安排調往東北人民大學(今吉林大學),在新建的物理系任教授。
1956年,新中國決定發(fā)展自己的原子能事業(yè)。這年,朱光亞參與籌建近代物理研究室(1957年劃歸北京大學),擔負起為中國培養(yǎng)第一批原子能專業(yè)人才的重任;同年4月,朱光亞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1957年至1959年,任第二機械工業(yè)部四〇一所(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)研究室副主任,參與由原蘇聯(lián)援建的研究反應堆的建設和啟動工作,并從事中子物理和反應堆物理研究,發(fā)表了《研究性重水反應堆的物理參數(shù)的測定》等研究論文。
1959年7月起,朱光亞先后擔任第二機械工業(yè)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、第九研究院副院長,主管科研工作,把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核武器研制的重要工程中。作為技術總負責人,他參與領導并指導了核武器研制任務的分解、確定研究的主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、選擇解決問題的技術途徑、設立課題并制定重要攻關課題的實施方案等重要工作。
1964年至1966年,朱光亞參與組織領導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、第一枚空投航彈、首次導彈與原子彈“兩彈結合”試驗任務。在短短兩年時間內,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(shù)幾個獨立掌握核技術的國家之一。
1967年6月,朱光亞參與組織領導的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。
1969年9月,朱光亞參與組織指揮中國首次地下核試驗,取得成功。中國地下核試驗技術取得重大突破,實現(xiàn)了核試驗轉入地下目標,為核武器技術快速持續(xù)發(fā)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1970年6月至1982年7月,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副主任,在繼續(xù)負責組織核武器技術研究與發(fā)展工作的同時,參與組織領導國防科技領域的重要工作。其間,組織和指導中國第一座核電站——秦山核電站的籌建、核燃料加工技術和核放射性同位素應用等項目的研究開發(fā)。
1980年,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(后改稱院士)。
1999年1月,任總裝備部科技委主任;同年9月9日,把4萬余元稿費捐贈給中國科學技術發(fā)展基金會;同年9月18日,國家授予朱光亞“兩彈一星功勛獎章”。